二、監管評價
近年來,甘肅省各級地方政府和能源主管部門、電網企業、相關發電企業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為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建設,對甘肅能源結構調整、生態環境改善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促進了甘肅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帶動了甘肅經濟的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已經成為甘肅重要的支柱產業。
?。ㄒ唬?/strong>地方政府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
甘肅省各級地方政府和能源主管部門按照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和相關管理規定,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地方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及配套措施, 2012年12 月甘肅省人民政府印發了《甘肅省“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有力地促進了甘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2013 年底省內新能源裝機、發電量,分別比“十一五”末增長7.4 倍和6.6 倍,新能源裝機已超過水電,規模接近全省的三分之一,成為第二大電源。
?。ǘ?/strong>電網企業為促進可再生能源健康發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國家電網公司及其所屬網省公司將促進可再生能源健康發展作為重要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超前工作,加快配套電網建設,不斷強化內部管理,規范接網服務,優化調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水平,為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做了大量的工作。甘肅省電力公司認真落實國家電網公司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措施,在甘肅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的情況下,保障了甘肅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研發了“甘肅省可再生能源有功智能控制系統”,利用現有通道,減少棄風、棄光電量損失,2013 年甘肅風電和光伏發電量分別同比增長26.8%和510.15%。
(三)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運行管理逐步規范
甘肅省風電、光伏發電企業能夠按照核準(備案)容量建設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并按有關規定開展風功率預測預報,加強設備運行維護,排查安全隱患,不斷提高機組安全運行水平。2013 年底,甘肅建成投運的51 家風電場全部建設了風電功率預測系統并完成了低電壓穿越能力檢測;2013 年風電機組非計劃停運次數和時間,分別較2012 年減少了86.21%和81.69%。
(四)部分地區就地消納積累了好的經驗
甘肅因地制宜發展可再生能源,2013 年白銀、定西、慶陽地區的風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分別達到1873、2028、2309 小時,分別高出甘肅同期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67、222、503 小時。這些地區充分利用了現有資源,提高了投資效益,為就地消納可再生能源電量積累了經驗。
此文章帶有附件:
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駐點甘肅監管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