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華為公司向摩托羅拉公司總部所在的美國伊利諾伊州地方法院遞交了一份訴狀,旨在阻止摩托羅拉非法向諾基亞西門子網絡轉移華為自主研發的知識產權。華為的資料顯示,自2000年以來,華為向摩托羅拉提供了其機密知識產權和產品,這些都是華為工程師的研發成果。
華為在經受了2002年思科和2009年摩托羅拉的侵權起訴后終于反擊了。
華為的反擊初具成效:美國法院于美國中部時間1月24日頒布了臨時限制令,禁止摩托羅拉將華為的任何機密信息透露給諾基亞西門子網絡。
這是華為第一次起訴美國公司侵犯其知識產權。《華盛頓郵報》稱,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拿起知識產權的武器反擊美國。
風電出海將面臨專利訴訟
與此同時,在風電領域,美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針對中國風機補貼的301調查。雖然一個是知識產權、一個是補貼,其實質卻是一樣的:阻止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
隨著中國企業日益走向國際市場,知識產權案件幾乎成為中國公司的死穴。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內企業支付的知識產權賠償金已高達10億美元,并且產品被擋在了國際市場的門外。
目前,我國風電產業的市場主要在國內,但走向國際是公認的趨勢,各大公司紛紛制定了其國際戰略和目標。
2010年,國內風電龍頭企業華銳風電宣布,力爭在2015年達到50%的海外市場份額;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宣稱,金風的海外市場份額將達到30%......可以預見的是,當兩家公司還沒實現目標時,幾乎必然會遭遇知識產權糾紛。
身正不怕影子歪不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