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風電場分期順序
本文將依據工程實例,對如何進行合理的分區域開發提出一些看法。風電場各期之間的相互影響主要體現在尾流上,同時還得兼顧升壓站的位置和地形條件。風電機組布置尾流影響主要考慮的還是主風向,沿主風向尾流影響率較高。為了使后期的風電機組布置對前期的影響最小,在風電場前期開發時要兼顧后期風電場。
在上述工程中, 地形是南北條形狀灘涂區域,風速是沿海向內陸衰減。在場址建設中,一期工程位于場址西面,二期工程位于場址東面,三期工程是在一期、二期之間插建。一期、二期工程的開發雖然都盡可能靠近場址東西兩側邊沿布置,但沒有考慮到對后期的影響,且場址內風能資源評估風速偏大,一期風電場特別是二期風電場的風電機組間的間距較小,使得三期風電機組間距只能布置偏大,才能使尾流影響較小。
在本工程中,二期工程區域為場址東面,在整個場址中,該區域風速最大。在前期建設時只考慮到二期風電機組間的相互影響,風電機組的間距基本小于300m,雖然前期的風電機組的間距基本能滿足該期風電機組的尾流影響,但是由于第一排風電機組布置太密,對第二排風電機組風速的影響加大。因此,在分期開發的風電場進行風電機組布置時,就應該充分兼顧后續風電機組與本期風電機組之間的相互影響。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對整個風電場進行綜合布置,然后根據各期的總容量進行分區域分期開發。
4 結論
風電場分期開發只是在工程建設中的一種策略,風電場建設的最終目標是追求效益最大化。因此,在建設初始階段就應該對風能資源分析和風電機組布置進行統籌規劃。從目前的工程建設經驗來看,測風塔之間數據的相互驗證能準確評估整個風電場風能資源分布。初始階段整體布置風電機組,綜合考慮,能夠使整個風電場發電量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