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些年有跑江湖賣藝的,常常表演一番后,拿著給帽子,一邊圍著觀眾轉圈一邊說: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 在中國傳統相聲藝術里,有逗哏和捧哏,傳統的相聲分為捧哏和逗哏兩個角色,兩個人一唱一和,相互吹捧,把一件本不搞笑的事而說得生機勃勃。
? 逗哏,曲藝名詞。 對口或群口相聲演出時主要敘述故事情節的演員,現通常稱作“甲”。對口相聲中,逗哏與捧哏合作,通過捧逗的襯托、鋪墊,使敘述中逐漸組成包袱,產生笑料。
?一段好的相聲,往往不是由逗哏決定的,有時候全憑捧哏影響現場。
? 捧,生意場上同樣舉足輕重。一個成功的商人,除了要有很好的智商和專業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捧哏的精神,能屈能伸地去舒展自己的商業抱負,實現自己的商業理想。捧商,成為很多接觸商業家的成功基因。
胡雪巖的生意經:
學會捧場,而且要捧的體面
胡雪巖不僅口頭上善于奉承,而且還善于捧場,捧得十分得體。其中一個典型的事例,便是他為左宗棠出巡上海安排的迎接儀式。
得知兩江總督左宗棠要出巡上海的消息,胡雪巖就感到有為迎接左宗棠擺擺威風的必要。
左宗棠和李鴻章在當時被稱為清廷的"左右二膀",左宗棠為南洋大臣,李鴻章為北洋大臣。這兩人常常明爭暗斗,爭奪勢力范圍。
后來,左宗棠被調往陜甘任總督平叛去了,李鴻章便趁機接管南洋的地盤,成為清廷海防的唯一權威。
陜甘平叛圓滿結束后,左宗棠調入軍機處任相,后因左宗棠主意太多,又往往言詞不切實際,官場一直排擠他,慈禧太后也很討厭他口無遮攔,什么事想到就說,毫無顧忌,不適合在朝做官,便外放左宗棠做了兩江總督,重掌南洋大臣的職權。上海為中國南北的中間,曾經是南洋和北洋共同的勢力范圍。左宗棠走后,便為北洋所控制。
現在左宗棠復出,李鴻章受到威脅,便授意上海的屬下盡量抑制左宗棠的勢力伸入上海。
于是,胡雪巖便急召當時在湖州辦事的古應春速回上海籌劃。可是,古應春有點不想讓胡雪巖介入左、李二人在兩江的明爭暗斗,便對胡雪巖說:"左大人算是自己人,來看轉運局是視察屬下,我看不必弄得太客氣,倒好像疏遠了。"
"太客氣雖不必,讓他高興高興是一定要的。"胡雪巖說,"我不能不顧左大人的交情。"
古應春說:"小爺叔,你不要動氣。我聽到一個說法,不曉得是真是假?據說李合肥已經派人通知邵小村,關照他跟盛杏蓀聯絡,不許左大人的勢力伸到上海。有人在邵小村面前獻計,說左大人易對付,就是胡某人不大好惹,要防左,先需防胡。"
"他們防我也不止今天一天了。"胡雪巖說,"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你不必太擔心。"
這樣,古應春便定下心來,四處活動,聯絡洋人,籌辦迎接左宗棠的事去了。
當左宗棠到達上海時,上海英、法兩租界的工部局,以及各國駐滬海軍,都以很隆重的禮節致敬。經過租界時,派出巡捕站崗,儀隊前導,尤其是出吳松江口閱兵時,黃浦江上的各國兵艦,都升起大清朝的黃龍旗,鳴放十三響禮炮,聲徹云霄,震動了整個上海,都知道左相左宗棠到上海來了。
左宗棠當然知道是誰替他爭了這個面子,在暗中更加欣賞胡雪巖了。
胡雪巖就是這樣善于捧場,在左宗棠十分需要爭口氣的時候,捧得十分得體,而在外人面前又不露痕跡,都以為是左宗棠自己功高蓋世,贏得了如此隆重的禮遇。
微信時代的捧商:
舉手之勞,何必敝掃自珍
在微信時代,人人皆是微商,大家不斷地在朋友圈銷售自己的產品、理念及公司,層次高的賣理念,層次低的買產品,很多人莫名其妙就被人關進了“黑屋子”,原本好好的朋友關系,因為朋友圈的存在,使得朋友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脆弱。
在朋友圈里,看起來全國各地都是朋友,但是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會發現身邊連一個說話的朋友都沒有。
因為有了朋友圈,每個人都在推銷自己,你免不了要幫助轉發點贊留言,如果稍有不慎你就會發現自己傷害了朋友。
有一回,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援助微信,因為那兩天忙,而且因為朋友圈人太多,他的信息我沒有看到,等到其他朋友提醒時,卻已經晚了,朋友還為我故意不幫忙。這樣大家的隔閡也就越來越深了,基本上后面也就沒有走動了。
好好的朋友,就因為一條微信,給葬送了。也許有人會說,這說明你們根本不是朋友,所以也談不上什么朋友關系。
我還有一個朋友,每次都很積極地給朋友的公眾號轉發文章,但是后來慢慢發現對方從來不轉一次他寫的文章或他公眾號的文章,久而久之連身邊其他朋友都替他打抱不平,慢慢的幾年下來,原本很好的朋友,最后也老死不相往來。
大家本來可以彼此幫襯一把的,最后因為不會互相捧場,鬧得彼此沒有往來。
在微信時代,不要吝惜自己的朋友圈,把朋友圈當成自己的私人領地去捍衛,那樣只會讓朋友圈成為自己的朋友墳場。
在朋友圈時代,真誠成為了彌足珍貴的解藥。你不用去觸碰哪些并不認同你的人,也不要去追捧那些你不喜歡的圈子,那樣失敗的注定是你自己。
所以一定要用真誠提升自己的捧商,不會捧場的生意人注定要散場。
捧商的智慧:
捧場不是逢場作戲,而是情智的檢驗
一個人情商和智商怎么樣,從捧場就能夠看出來。一個情商很高的人,有時候未必能夠把場捧的好,因為情商太高的時候,展示的都是客套和精致的關系學,難免讓人感覺虛偽。
而一個人如果智商很高,但是情商不足,那么更做不好捧場。
捧場不是演員的自我修煉,它是一個成熟生意人久經考驗之后,才智和心智達到和諧之后的自然修養的表現,而不是帶著赤裸裸的功利心去展示自我的把戲。
我有一個經銷商朋友,每年都會問我做什么產品好?今年有什么趨勢需要把握?我現在的渠道結果該怎么調整?我也每次都很積極的回答他。但是當我幾次走到他駐地時,總是各種生不逢時。后來他再問我的時候,我只說這也好那也好,再后來我們也沒有好好相處過,他的渠道也越做越小。
我還有另外一個經銷商朋友,年紀比我大很多,憑他的資源和財力,根本可以不用在乎我是否是朋友,但是每年糖酒會我還沒有到成都,他就提前好幾天給我電話問,什么時候過來成都參加糖酒會啊,我安排車去接你吧,過來成都后一起好好聚聚......
幾年來,我每次到成都都感覺賓至如歸,每次都被他照顧的好好的,而且連我身邊朋友都一同招待好。他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跨度也越來越廣。
來北京,我也盡可能招呼好他。這樣一來二往,雖然我們沒有任何合作,卻還能保持往來都是因為他成熟智慧的牽引。
現實生活中,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職場,或者在競爭激烈的生意場上,我們正在面臨捧商的考驗。捧商就像一個照妖鏡,因為朋友圈的出現,使他的魔法變得越來越大,而作為生意人,必須要清楚自己在這面鏡子面前的形象,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身邊家人、朋友和合作伙伴負責。
得體的捧場是要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系,八面玲瓏,才能左右逢源。這才是胡雪巖圓融處世藝術的精髓。
真誠的表達,是捧商智慧的靈魂和關系的試金石,這樣才能夠贏得真正的知己良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