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 記關于能源安全新戰略的重要指示以及對唐山提出的“三個努力 建成”“三個走在前列”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市委“12345”總體工作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緊抓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契機,以規模發展為目標,以基地建設為重心,以示范開發為抓手,以安全平穩發展為前提,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降本增效為途徑,大力推動高水平海上風電裝備產業聚集,統籌加快深遠海海上風電高質量開發建設,將唐山打造成為環渤海地區重要的海上風電產業基地。
(二)基本原則
堅持統籌規劃。統籌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培育與海上風電資源開發緊密結合、國家與省管海域海上風電資源開發布局,實施一體化頂層規劃設計,合理布局海上風電場址規模,支持優勢企業獲取海上風電開發權。
堅持協調發展。風電場規劃選址要符合國家和省海上風電發展總投規劃,與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海洋功能區劃、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等相關規劃充分銜接;建設運營過程中嚴格落實生態環境監測和保護措施,實現海洋開發和海洋保護雙贏。
堅持創新引領。大力推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平臺的示范應用,推動先進風電裝備等關鍵技術和關鍵基礎材料、設備、零部件等智能制造和技術升級。積極探索海上風電與多種綠色能源、海洋經濟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
堅持集聚發展。推動海上風電全產業鏈布局,加快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高端化集群化發展,大力支持對區域高質量發展帶動作用明顯、綜合實力較強、開發經驗豐富的企業實施基地化、集約化、規模化開發。
(三)發展目標
圍繞打造全產業鏈條,積極推動海上風電規模化基地化開發布局、建設,加快促進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等相關產業協同發展。
到 2025 年,我市累計新開工建設海上風電項目 2—3 個,裝機容量 300 萬千瓦;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初具基地化、規模化,累計總投資達到 50 億元以上。到 2035 年,累計新開工建設海上風電項目 7—9 個,裝機容量 1300 萬千瓦以上,我市海上風電技術研發、裝備制造和服務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累計總投資達到 300 億元以上,建成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海上風電產業裝備制造基地。
三、發展路徑和產業布局
(一)發展路徑
海上風電的發展包括風電開發、儲能應用、裝備制造、運行維護等相關產業領域。
1.海上風電開發。在全國、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布局的指引下,充分發揮我市臨近海上風能資源優勢,圍繞風電開發利用規模、海陸風電統籌、產業發展協同、產業鏈條和技術提升、空間布局等,做好海上風電發展頂層規劃設計,優化海上風電布局,推進海上風電產業集約化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