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99国产精品免费-久久999精品-久久99爱视频-久久99操-国产成人综合高清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查資料 >法規條文 > 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2022-05-30 來源:國家能源局 瀏覽數:11169

  
  (一)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光電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在土地預審、規劃選址、環境保護等 方面加強協調指導,提高審批效率。按照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的要求,鼓勵煤電企業與新能源企業開展實質性聯營。
  
  (二)促進新能源開發利用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鼓勵地方政府加大力度支持農民利用自有建筑屋頂建設戶用光伏,積極推進鄉村分散式風電開發。統籌農村能源革命與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培育農村能源合作社等新型市場主體,鼓勵村集體依法利用存量集體土地通過作 價入股、收益共享等機制,參與新能源項目開發。鼓勵金融機構為農民投資新能源項目提供創新產品和服務。
  
  (三)推動新能源在工業和建筑領域應用。在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工業園區,加快發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等新能源項目,支持工業綠色微電網和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設,推進多能互補高效利用,開展新能源電力直供電試點,提高終端用能的新能源電力比重。推動太陽能與建筑深度融合發展。完善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技術體系,壯大光伏電力生產型消費者群體。到2025年,公共機構新建建筑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鼓勵公共機構既有建筑等安裝光伏或太陽能熱利用設施。
  
  (四)引導全社會消費新能源等綠色電力。開展綠色電力交易試點,推動綠色電力在交易組織、電網調度、價格形成機制等方面體現優先地位,為市場主體提供功能健全、友好易用的綠色電力交易服務。建立完善新能源綠色消費認證、標識體系和公示制度。完善綠色電 力證書制度,推廣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加強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有效銜接。加大認證采信力度,引導企業利用新能源等綠色電力制造產品和提供服務。鼓勵各類用戶購買新能源等綠色電力制造的產品。
  
  二、加快構建適應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
  
  (五)全面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和靈活性。充分發揮電網企業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中的平臺和樞紐作用,支持和指導電網企業積極接入和消納新能源。完善調峰調頻電源補償機制,加大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水電擴機、抽水蓄能和太陽能熱發電項目建設力度,推動新 型儲能快速發展。研究儲能成本回收機制。鼓勵西部等光照條件好的地區使用太陽能熱發電作為調峰電源。深入挖掘需求響應潛力,提高負荷側對新能源的調節能力。
  
  (六)著力提高配電網接納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發展分布式智能電網,推動電網企業加強有源配電網(主動配電網)規劃、設計、運行方法研究,加大投資建設改造力度,提高配電網智能化水平,著力提升配電網接入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合理確定配電網接入分布式 新能源的比例要求。探索開展適應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直流配電網工程示范。
  
  (七)穩妥推進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支持新能源項目與用戶開展直接交易,鼓勵簽訂長期購售電協議,電網企業應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協議執行。對國家已有明確價格政策的新能源項目,電網企業應按照有關法規嚴格落實全額保障性收購政策,全生命周期合理小時 數外電量可以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在電力現貨市場試點地區,鼓勵新能源項目以差價合約形式參與電力市場交易。
  
  (八)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制度。科學合理設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長期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做好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制度與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銜接。建立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考評指標體系和獎 懲機制。
  
  三、深化新能源領域“放管服”改革
  
  (九)持續提高項目審批效率。完善新能源項目投資核準(備案)制度,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依托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立新能源項目集中審批綠色通道,制定項目準入負面清單和企業承諾事項清單,推進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不得 以任何名義增加新能源企業的不合理投資成本。推動風電項目由核準制調整為備案制。以新能源為主體的多能互補、源網荷儲、微電網等綜合能源項目,可作為整體統一辦理核準(備案)手續。
  
  (十)優化新能源項目接網流程。地方能源主管部門、電網企業要結合新能源項目發展需要,及時優化電網規劃建設方案和投資計劃安排。推動電網企業建立新能源項目接網一站式服務平臺,提供新能源項目可用接入點、可接入容量、技術規范等信息,實現新能源項目 接網全流程線上辦理,大幅壓縮接網時間。接網及送出工程原則上由電網企業投資建設,電網企業要改進完善內部審批流程,合理安排建設時序,確保送出工程與電源建設的進度相匹配;由發電企業建設的新能源接網及送出工程,電網企業可在雙方協商同意后依法依規 回購。
  
  (十一)健全新能源相關公共服務體系。開展全國新能源資源勘查與評價,建立可開發資源數據庫,形成縣級以上行政區域內各類新能源資源詳查評價成果和圖譜并向社會發布。建立測風塔及測風數據共享機制。完善新能源產業防災減災綜合服務體系。加快推動新能源 裝備標準和檢測認證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支持建設國家新能源裝備質量公告平臺和關鍵產品公共檢測平臺。
  
  四、支持引導新能源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十二)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建立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建設國家級新能源實驗室和研發平臺,加大基礎理論研究投入,超前布局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推行“揭榜掛帥”、“賽馬”等機制,推動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針對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電力系統安全 穩定可靠等問題開展系統性研究,提出解決方案。加大對產業智能制造和數字化升級的支持力度。編制實施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提升產品全周期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推進高效太陽能電池、先進風電設備等關鍵技術突破,加快推動關鍵基礎材料、設備、零部件 等技術升級。推動退役風電機組、光伏組件回收處理技術和相關新產業鏈發展,實現全生命周期閉環式綠色發展。
  
  (十三)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出臺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電子信息技術與新能源產業融合創新。推動強鏈補鏈,依照新能源產業鏈分工對供應鏈上下游實施科學統籌管理。增加擴產項目信息透明度,增強設備、材料企業對產業供需變化的響應能力 ,防控價格異常波動,增強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指導地方政府做好新能源產業規劃,落實光伏產業規范條件。優化新能源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加大侵權懲罰力度。規范新能源產業發展秩序,遏制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及時糾正違反公平競爭的做法,破除地方 保護主義,優化新能源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和審批流程。
  
  (十四)提高新能源產業國際化水平。加強新能源產業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推動計量、檢測和試驗研究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積極參與風電、光伏、海洋能、氫能、儲能、智慧能源及電動汽車等領域國際標準、合格評定程序的制定和修訂,提高計量和合格評定結果互 認水平,提升我國標準和檢測認證機構的國際認可度和影響力。

標簽:

新能源 風電 光伏
閱讀上文 >> 2021年歐洲纖維增強塑料/復合材料市場報告
閱讀下文 >> GWEC發布《2022全球海上風電報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157gl.cn/data/show.php?itemid=30551&page=2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查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