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增裝機穩定增長, 中國市場占比 43%。 2017 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將超過 60GW,并且在未來 4 年內穩定增長, 2020 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達到 80GW,年均增速為 10%。 我國 2017 年 1-9 月新增裝機 9.7GW,同比增長17.7%。
全球新增裝機預測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風電度電成本(美分/千瓦時)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發電成本持續下降, 2020 年有望與火電直接競爭。2017 年全球陸上風電的度電成本繼續下降至每千瓦時 6.7 美分,成為最經濟的綠色電力。 IRENA 預測,隨著容量系數的提高和投資成本的降低, 2025 年風電和光伏的度電成本還將顯著下降,風電度電成本可達到每千瓦時 5 美分,可再生能源將主導未來能源行業的新增投資。
全國風電利用小時數及棄風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消納問題顯著改善,并網量大幅增長。 2017年以來國網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納的調度工作,在基礎設施增加不明顯的情況下, 風電的消納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并網小時數也顯著增長。 2017 年 1-9 月, 全國風電利用小時 1,386 小時,同比增加 135 小時。西北地區風電消納顯著改善,前 8 個月新疆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 1,267 小時,同比增加 236 小時,棄風率同比下降 12 個百分點,至 29.5%。 1-9 月全國棄風電量 295.5 億千瓦時,同比減少 103億千瓦時,棄風率同比下降 6.7 個百分點,實現棄風電量和棄風率“雙降”。截至 2017 年 9月底, 全國風電新增并網容量 9.70GW,累計風電并網容量約 157GW, 國內風電裝機占電源總裝機比例為 9.6%,火電占比 64.7%,水電 17.4%。
風電并網容量(GW)及電源占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十三五” 我國風電裝機潛力仍大,未來三年并網量年均介于 16-38GW。 截至 2016年底,我國已核準未建設的風電項目容量合計 84.0GW,其中 2016 年新增核準 32.4GW;2017 年 7 月 28 日國家能源局公布 2017 年新增核準項目 30.7GW,上述項目均有望在 2020年前開工,合計 114.6GW。根據國家能源局的風電電價調整方案,上述 114.6GW 的項目需要在 2020 年前開工建設,以獲得 0.47-0.60 元/千瓦時的上網電價,否則上網電價將被調整為 0.40-0.57 元/千瓦時。截至 2017 年 6 月 30 日,非限電地區各省的累計并網容量 76.5GW,較 126GW 的最低并網目標尚有 49.5GW 的差距。 據此計算未來三年風電并網量年均增長介于 16.5- 38.3GW 之間。
核準待建項目分布(GW)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十三五新增并網容量預測(GW)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海上風電政策漸明,成為行業重要發展方向。 我國海岸線狹長,海上風電資源豐富。在政府政策的助力之下,我國海上風電的發展更是迅速。 2016 年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 154 臺,新增裝機容量為 59 萬千瓦,同比增長 64%,呈現加速發展態勢。
中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MW)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海上風電中長期規劃(GW)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各地布局積極, 行業投資加大。 隨著海上電價政策的明確,建設成本的持續優化以及配套產業的日漸成熟,我國海上風電在“十三五” 期間料將迎來加速發展期,規劃目標是到 2020年確保并網 5GW,力爭開工 10GW。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各省(市)已積極規劃長期海上風電發展目標,目前確定的規劃總容量超過 56GW。上海電氣合資西門子一枝獨秀, CR4 達 90%。 國內海上風電市場主機供應商共 10 家。其中,累計裝機容量達到 15MW 以上的機組制造商為上海電氣、遠景能源、華銳風電、金風科技,四家合計海上風電機組裝機量占國內海上風電裝機總量的 90.1%。 2016 年我國海上風電制造商新增裝機容量情況如下:
我國海上風電制造商新增裝機容量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成本不斷下降加劇競爭優勝略汰。 由于市場產品同質化程度加深,更大葉輪直徑的新機型頻繁推出, 帶動老機型價格走低,第三季度 2.0MW 風電機組市場投標均價下降至 3,700元/kW 左右,2017年以來降幅為 7%。2.5MW 市場投標均價也隨著產品更迭調整至 3,800元/kW。
風電機組投標價格走勢(元/kW)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踢好風電平價臨門一腳,擁抱發展機遇。 2017 年 9 月,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于公布風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的通知》,風電正式開啟了平價時代。政策要點:風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的上網電價按當地煤電標桿上網電價執行,不核發綠色電力證書,沒有額外補貼,在本地電網范圍內消納;示范項目建設規模由各省市主管部門確定,除風電紅色預警地區外不受年度規模指標限制;電網配套和消納將受保障,電力公司做好配套送出工程的建設工作,項目建成后要及時與風電開發企業簽訂購售合同,充分挖掘系統消納潛力,優先滿足就近消納要求。此次的風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都集中在三北地區,河北、黑龍江、甘肅、寧夏、新疆相關省(區)風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共 13 個,總規模 70.7 萬千瓦。其中有 5 個項目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 5 個項目規模合計達 40 萬千瓦,占總量的 56.6%,占比如此之高的原因在于:(1)推行平價上網對于該地區的項目收益影響最小:河北張家口此前的風電補貼僅占 17.3%,補貼強度是五個省區中最低的。 (2)河北實現全額消納的難度較小:在五個省區中,河北的棄風率是最低的,全額消納較易實現。 (3)風電投資環境較好:河北是五省區中唯一一個不是風電建設紅色預警的地區。(4)張家口地區的風電資源相對比較豐厚,平價上網較易實現。
風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一覽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提高風電市場競爭力, 促進風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平價上網能夠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市場化進程,平價上網示范項目將使得行業更加重視度電成本,推動風電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使得風電市場的競爭力大幅提升,從而帶來生產成本的下降以及生產效率的提高,整個行業因而能夠更加健康而持續地發展。平價上網推行過程中由于失去政府補貼,各環節降本增效能力將受考驗,風電企業需要承受短期“陣痛”,然而,由于政府的作用在市場中逐漸弱化,市場優勝劣汰的機制將會發揮更加顯著的作用: 風電平價上網對于生產成本低、高效率的風電設備廠商將率先形成利好,可借此擴大市場份額。示范項目不受限電影響的保障或能實質性地提高風場收益。 受電網消納條件制約,風電棄電是影響風場運營收益重要因素。目前我國風電重點地區最低保障性收購年利用小時數為1800-2000 小時, 2016 年全國平均水平為 1742 小時,而多數風場有效風速小時顯著高于保障性小時數,例如,新疆全疆有效風速時間達 3000 小時,云南五子坡風場突破 4000 小時,示范項目不受限電影響的保障或能實質性地提高風場收益。陸上風電核準未建較多,需求穩步向好;海上風電規劃積極,發展迅速。 風電行業已經實現平價上網,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資源的稀缺性和風力資源區域與用電區域的不匹配性。 由于海上風電能很好解決這兩個主要問題, 故被寄予厚望。未來隨著海上風機的成本下降, 其有望為行業發展帶來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