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上海行動綱要》。文件規定,大力發展二次再熱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先進超臨界機組、高參數新型循環流化床燃煤鍋爐、關鍵單元技術、關鍵高溫部件和零部件等;大力發展和推廣基于大數據的煤電站遠程診斷系統;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綠色高效煤電裝備產業基地;主攻高端領域,突破提升大型平臺直驅海上風機技術,建設一批國家級的風能勘探設計、海上風電裝備質量監督檢驗等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國際合作,加快建成燃機技術平臺和研發中心;實現F級和H級燃氣輪機的國產化和聯合研制;積極爭取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等落戶,建設動平衡試驗、軸系試驗和燃燒試驗等服務平臺;開發1.5-5.7MW等級燃機、30-60MW等級燃機,形成涵蓋輕型燃機與重型燃機的燃機產品系列;打造國際領先、產業鏈齊全的核電裝備制造和技術服務產業基地等。全文如下: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中國制造2025”上海行動綱要》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現將《“中國制造2025”上海行動綱要》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6年8月30日
一、戰略目標
到2020年,落實“中國制造2025”取得重大進展,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力爭保持25%左右;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持續深化,產業集群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明顯增強;制造業對資源環境友好程度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力邁入世界先進水平行列,上海成為具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全要素生產率的國際高端智造中心之一。
到2025年,落實“中國制造2025”取得顯著成效,制造業繼續保持合理比重和規模,整體競爭力大幅提升,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邁上新臺階,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有力支撐上海成為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樞紐和最具活力的國際經濟中心城市之一。
2020年和2025年上海制造業主要指標
二、高端能源裝備
智能電網與分布式能源裝備。開展大規模儲能技術研制及產業化,開發新能源接入的大功率變流器、控制器等智能電網核心器件,發展智能變電站一體化監控系統、先進儲能裝置、能源互聯網等;重點突破二代高溫超導帶材及制造裝備,發展燃氣內燃機、微小型燃氣輪機等分布式能源生產設備,開發能源管理、智能家居、遠程通信等需求側管理設備;努力打造成為具有重大示范帶動效應的智能電網與分布式能源裝備自主創新區。
高效清潔煤電裝備。大力發展二次再熱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先進超臨界機組、高參數新型循環流化床燃煤鍋爐、關鍵單元技術、關鍵高溫部件和零部件等;大力發展和推廣基于大數據的煤電站遠程診斷系統;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綠色高效煤電裝備產業基地。
風電及光伏能源裝備。主攻高端領域,突破提升大型平臺直驅海上風機技術,建設一批國家級的風能勘探設計、海上風電裝備質量監督檢驗等公共服務平臺;突破多種光伏工藝裝備,建設國家光伏檢測重點實驗室和光伏技術公共研發平臺;努力建設成為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可再生能源裝備產業基地。